当前位置:首页 > 投资促进 > 投资海外 > 文章详情

四达时代:给予员工充分的信心与信任

文章来源:中国贸易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5-24 10:04

 

北京四达时代通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达时代”)创立于1988年,是中国广播电视行业最具影响力的系统集成商、技术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作为一家成熟的出海企业,四达时代从2008年在卢旺达开始运营至今,一直是中国人才的受益者。

2002年,四达时代远渡重洋,开启了与非洲各国携手并肩,推动社会数字化、信息化的征程。目前,四达时代已在尼日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莫桑比克、几内亚、刚果(金)、南非等30个国家注册成立公司并开展数字电视运营。

近年来,四达时代在非洲国家打造了有630多个频道、10余个语种播出的节目内容平台;拥有数字电视用户1300万、互联网视频移动端用户2000万,社交媒体粉丝数量超过1000万。四达时代成为非洲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数字电视运营商,也是非洲重要的视频流量拥有者和家庭视频流量入口。

作为高科技和文化融合的一家企业,科技人才和文化人才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背靠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国的工程师、中国人才的红利,四达时代有效做到了人才的输出和供给。从人才评估的角度,四达时代会更多关注应聘者的潜力。

“几年前,四达时代在人才需求方面以招聘(人)为主,现在则由招聘(人)转为找人。无论是在国内的社招还是校招,四达时代都不再是站在‘绝对的甲方’位置上,而是尽量保持与应聘者平等对话、平等合作机会的姿态。”四达时代集团副总裁、人力资源总监卢玉亮介绍说。

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都在面对不确定性。在招聘过程中,四达时代更多地向应聘者展示一个客观、真实的非洲,希望校招的同学或社招的应聘者,在与四达时代交流之前多去非洲看看,多了解非洲,对非洲产生认可,这样双方就能够一起抓住在非洲发展的机会,一起迎接挑战。卢玉亮认为,年轻人有自己的世界观,他们在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挑战机会。

以前,四达时代作为招聘单位会考虑应聘者是否适合四达时代,应聘者在这个岗位上是否有所成就。现在,四达时代回归到应聘者个体,从应聘者自身的资历和经历上去考察。应聘者首先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四达时代可以为其提供出海工作的机会、平台和渠道,这一点就能够让四达时代和人才之间从利益的共同体转变成事业的共同体。

因为双方文化与背景的差异,如何将中方员工与非洲本地员工真正融为一体,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情。在众多出海的中国企业中,四达时代是本地化做得比较好的企业。这从一个数字就能看出来:四达时代的中方员工和本地员工的配比基本上能达到1:10。

从四达时代多年的经验来看,每一个从中国走出去的企业,特别是到达非洲的企业,必须做好三件事。

第一,做好对环境的认知。出海企业一定要熟悉当地的法律法规、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当地的社会文化,还有当地的技术发展阶段。

第二,对文化的认同。在非洲开展业务,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业务,一定要尊重当地文化。

第三,相信当地的教育。要相信当地人能干好当地的事。四达时代做的是数字电视业务,与本地员工生活息息相关,让他们亲力亲为,会更有感染性。这样一来,企业未来发展也会有更大的空间。

“对于一些岗位,本地人才可能比从中国派出的人才更擅长。毫无疑问,中国员工是公司业务拓展的领军者,同时要相信,本地化人才能够做好四达在非洲精耕细作的工作。”卢玉亮认为,在人才本地化过程中,首先要相信他们能够做好本地化的事情。

众所周知,文化有着非常强的本地属性。非洲每个国家都有多种语言。这些年,四达时代在非洲做了很多本地化的工作,譬如专门设立了豪萨语频道和斯瓦希里语频道。

再如,围绕着配音这一主要业务类型,四达时代经常在非洲组织配音大赛,不仅会颁给优胜者大奖,还会在本地化方面做一些宣传,甚至为优胜者提供到中国工作的机会。

人才就职于一家企业,最看重的是企业的雇主品牌。企业品牌其实是雇主品牌背后最大的支撑。四达时代是一家2C企业,这成为其在非洲吸纳国际化人才的优势,人们每天打开电视都能看到四达时代这个品牌,对其认知度非常高。

“做雇主品牌,首先就是进入校园,跟校企进行合作以及作出贡献;其次是吸纳人才,非洲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大陆,从长期发展来看,它的人才成长得非常快。非洲的大学资源、大学生群体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四达时代的发展。”卢玉亮总结说,这些年来,四达时代实施了以中国人才为依托、以本地化人才为基础、国际化人才作为有效补充的人才战略。